學校鼓勵跨學科、跨單位共建(合辦、協辦)各級各類科研機構,鼓勵產、學、研結合,促進學??蒲惺聵I的發展。學??蒲袡C構分為三類:校屬科研機構、校屬院建科研機構和院屬科研機構。
校屬研究機構:勞動關系與工會研究院
勞動關系與工會研究院是國內首家專注于勞動關系和工會領域研究的新型智庫。2016年12月28日,在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處領導的直接關心和支持下,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成立了“勞動關系與工會研究中心”,并于2017年6月10日,在全國總工會機關大樓舉行了中心揭牌儀式暨智庫建設研討會,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李玉賦同志親自為智庫揭牌。2019年1月11日“勞動關系與工會研究中心”更名為“勞動關系與工會研究院”。
研究院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以“資政、啟民、崇勞、厚生”為使命,立足工會,面向社會,致力于服務和諧勞動關系建設,服務高素質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目前主要聚焦于和諧勞動關系構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會改革創新、社會建設、勞動教育等核心領域開展研究,已形成一支多學科的研究團隊,及時關注工會與勞動關系領域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主要通過《研究動態》等成果資政建言,多次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全總黨組書記處領導和地方黨政領導的重要批示。
研究院采取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目標是通過機制和體制創新,整合各方資源,建成服務黨和國家決策、服務全總和工會工作的高端智庫,引領勞動關系和工會領域的研究方向和實踐創新。
校屬院建科研機構
學校設有6個校屬院建研究所。
序號 |
名 稱 |
部 門 |
負責人 |
1 |
大國工匠與勞動模范研究所 |
工會學院 |
楊冬梅 |
2 |
當代工運研究所 |
工會學院 |
楊冬梅 |
3 |
“一帶一路”與勞動關系研究所 |
勞動關系與人力資源學院 |
喬 健 |
4 |
中國職工輿情研究所 |
文化傳播學院 |
李 雙 |
5 |
安全與職業衛生工程研究所 |
安全工程學院 |
孟燕華 |
6 |
社會保障研究所 |
公共管理學院 |
楊思斌 |
院屬科研機構
學校設有18個院屬研究所。
序號 |
名 稱 |
部 門 |
負責人 |
1 |
勞動法與工會法研究中心 |
法學院 |
姜 穎 |
2 |
工會理論與工運史研究所 |
工會學院 |
楊冬梅 |
3 |
企業文化建設研究所 |
工會學院 |
曹鳳月 |
4 |
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所 |
社會工作學院 |
葉鵬飛 |
5 |
社會保障與工會幫扶研究所 |
公共管理學院 |
張 燕 |
6 |
三方機制與勞工參與研究所 |
公共管理學院 |
趙祖平 |
7 |
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中心 |
公共管理學院 |
胡曉東 |
8 |
職工發展研究所 |
經濟管理學院 |
燕曉飛 |
9 |
中國信息經濟研究中心 |
經濟管理學院 |
張才明 |
10 |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
勞動關系與人力資源學院 |
孫 波 |
11 |
文化與傳播研究所 |
文化傳播學院 |
賀 嚴 |
12 |
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所 |
應用技術學院(工匠學院) |
羅旭華 |
13 |
大數據與安全研究所 |
應用技術學院(工匠學院) |
田振坤 |
14 |
計算機網絡應用研究所 |
應用技術學院(工匠學院) |
吳培寧 |
15 |
工會社會工作研究所 |
社會工作學院 |
張 默 |
16 |
職業心理研究所 |
社會工作學院 |
張 默 |
17 |
新農村文化研究所 |
工會學院 |
彭維鋒 |
18 |
社會組織與公益創新研究中心 |
公共管理學院 |
李杏果 |